很多人一遇到牙痛就关心拔牙解决,但其实牙痛背后的问题往往不是牙齿本身,而是身体失衡的表现。拔牙可能治标不治本,真正的解决之道在于调理身体。下面我用一个真实的案例和通俗的语言,求助清楚。
一个21岁女孩的牙痛故事
症状:
今年3月,一位21岁的女孩找到我,她牙痛了3天,疼得越来越厉害。到了第3天,脸都肿了,说话都觉得疼得要命,连带着后槽牙感觉肿胀。她平时身体偏虚弱,因为工作经常熬夜,没能好好休息。
原因:
她的牙痛跟当时的天时节气有很大关系。那段时间是梅雨季节,湿度大,加上连续晴天没下雨,湿热特别重。再加上她熬夜工作,体阴虚火旺(简单说就是熬夜伤了肾,体内虚火上窜),湿热和虚火混在一起,又生了痰和瘀,才导致脸肿牙痛这么厉害。

【初诊开方】
薄荷 5g 连翘 8g 升麻 8g 柴胡 8g 黄芩 15g 黄连 3g 杭菊 10g 寒水石 15g 板蓝根 20g 马齿苋 20g
僵蚕 15g 石菖蒲 10g 浙贝母 20g 桃仁 15g 生黄芪 30g 炒党参 20g 法半夏 20g 姜厚朴 20g 生姜 30g
白茯苓 20g 川牛膝 20g 磁石 15g 生牡蛎 15g 甜叶菊 6g
【分析】
此病的病机跟天时节气也有密切关系,因为梅雨季节湿度重,加上最近没有下雨,连续放晴,这时候湿热会显著增加。
加上工作连轴转,经常熬夜,所以阴虚火旺,才导致加速发展变严重。
这时候不能光消炎,因为它已经变成了一个复杂的病机,夹痰和瘀才会肿。
牙痛的真相:不仅仅是牙齿的问题
牙痛让人抓狂,但它往往不是牙齿“坏了”那么简单。以下是牙痛的常见根源:
- 内因:熬夜伤肾,虚火上炎
中医讲“肾主骨,齿为骨之余”,长期熬夜伤肾精,肾虚就会生虚跑火,火气沿经络到牙齿上,引起牙痛。 - 外因:节气和生活习惯
如梅雨季湿热重,如果饮食不规律(饿饱了,或者乱吃东西),脾胃就会受损。脾胃衰弱了,湿气在体内,变成痰湿,加上上肾虚火旺,就很容易引发牙痛、脸肿,甚至头痛、眼睛胀等症状。 - 拔牙的呼吸
如果只是牵扯牙齿烂得无法修整,或者智齿反复发炎,拔牙可能是不得已的选择。但更多时候,牙痛是身体“生病的土壤”在作怪。拔掉了牙齿,旁边牙齿可能接痛,甚至引发面部神经痛、中耳炎等问题。所以,拔牙后身体不健康,问题还是会恢复。
宝妈能学到啥?
- 牙痛别急着拔牙,调理更重要
牙痛多半是身体在报警,拔牙只是暂时止痛,治不好根。就像那位女孩,没拔牙,通过中药和调整生活习惯就好了。 - 日常培养是关键
- 顺应节气:梅雨天少吃生冷,多吃清淡食物,保护脾胃。
- 规律作息:少熬夜,让肾休息,火气自然降下来。
- 饮食有节:别暴饮暴食,脾胃舒服了,湿气就不会坚固。
中成药小建议
如果牙痛跟湿热有关,可以尝试:
- 藿香正气丸/颗粒/液
适合外感风寒、内有湿滞的情况,能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比如梅雨季精神不佳、肚子胀、腹部差时,用它调理很不错。- 液体制剂:吸收快,适合快速缓解湿热困倦。
- 丸剂/颗粒:作用慢而深,适合调理肠胃湿邪。

中医听众的进阶视角
从中医角度看,这女孩牙痛是体虚加上风火邪气下面阳明经络(阳明经管脸和牙)。治疗上,我用了清热解毒(黄芩、黄连等)、疏风散邪(薄荷、连翘等)、化痰散(结浙贝母、桃仁等)、扶正祛邪(黄芪、党参等)的做法。全方调气血、清热毒、化痰湿,牙痛自然就消了。
总结:留住“原装牙”,从调理开始
牙痛时,别急着拔牙,原装的牙齿多珍贵啊!像案例中的女孩,通过调理身体,牙痛好了,牙也保住了。日常生活中,管好作息和饮食,顺应节气,脾胃肾都养好了,牙痛自然离你远了。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