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齿痕舌:舌象中的“湿气警报”
很多人都有齿痕,到底什么才是齿痕,齿痕又表征着什么?
舌头的两侧边缘,出现一个一个牙齿印,就像饺子花边一样。这个牙齿印,不是别人把她咬成这样的,而是因为舌头偏胖,舌头撑满整个嘴巴,舌头变大、变肿之后,与牙齿亲密接触后,留在舌头上的齿印。
舌头,为什么会变胖变大变肿?湿肿满皆属于脾。
脾是负责什么的? 它是负责代谢我们身体里水液的。当脾虚,脾气不足时,它原本力气可以代谢一桶水,现在力气不够,只能代谢半桶水,剩下的继续在你身体里停滞。这个现象反射在舌头上,舌头当然就会胖大、肿大,齿痕舌就出现了。
齿痕舌是中医舌诊中常见的异常舌象。其本质是脾虚湿盛、气滞血瘀或阳虚水泛导致舌体胖大,与牙齿接触后形成压痕。
1. 齿痕舌的生成机制
- 脾虚湿盛: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水液代谢失常,湿浊停滞,舌体肿胀。
- 阳虚水泛:肾阳不足,水液蒸腾无力,寒湿积聚,舌体胖大。
- 肝气郁滞:肝郁克脾,气滞影响水液代谢,加重舌体肿胀。
2. 齿痕舌的病理意义
- 单纯齿痕:轻度脾虚或湿气初起,舌体淡嫩,苔薄白。
- 黄腻齿痕:湿热内蕴,舌苔黄厚,伴口苦尿黄。
- 淡白齿痕:气血两虚,舌质淡白,苔少或无苔。
二、三类典型齿痕舌案例解析
案例1:脾虚湿盛型(舌淡嫩齿痕)

- 舌象:舌体稍胖,边有淡齿痕,舌质嫩红,苔薄白。
- 症状:乏力、食欲差、大便溏稀、晨起口黏。
舌头没有过分胖大,没有撑满整个嘴巴,舌的两侧出现淡淡的齿痕,舌头颜色很嫩,没有血色。
气血是不分家的,脾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虚久了,气也会跟着虚,气虚了,气能生血,血不足了,直接导致气血两虚 - 调理:
- 药膳:赤小豆薏苡仁山药粥(健脾祛湿)。
- 中药:参苓白术散(健脾益气)。
案例2:湿热内蕴型(舌黄腻齿痕)

- 舌象:舌体胖大,边齿痕明显,舌苔黄厚黏腻。
- 症状:口臭、尿黄、阴囊潮湿、大便黏滞。
- 舌苔不仅很黄,还很腻,这类人胃一定不好的,早上起床一定有口气;舌二侧明显齿痕,证明脾虚、气虚。黄腻舌苔(画圈处),证明身体有湿热,中下焦有湿热,脾虚生湿,舌头颜色偏红。
- 调理:
- 药膳:冬瓜薏米排骨汤(清热利湿)。
- 中药:龙胆泻肝汤(清肝胆湿热)。
案例3:阳虚水泛型(舌淡白齿痕)

- 舌象:舌体胖大如梨,边齿痕深,舌根苔白滑。
- 症状:畏寒肢冷、夜尿多、水肿、腰膝酸软。
- 舌质淡白,舌面湿润,舌面水滑,舌头是圆大胖嫩的,加上舌边有齿痕, 齿痕舌偏阳虚,二根不是最为明显的唾液线(画圈处),痰湿凝阻,气机郁结。
- 调理:
- 药膳:鲤鱼肉桂葱姜汤(温阳利水)。
- 中药:金匮肾气丸(补肾阳)。
三、中医调理齿痕舌的四大方法
- 健脾祛湿
- 穴位:足三里(健脾)、阴陵泉(祛湿),每日按摩3分钟。
- 食疗:山药、芡实、茯苓煮粥,忌生冷油腻。
- 温阳利水
- 艾灸:关元穴(脐下3寸)、命门穴(后腰正中),每周3次。
- 代茶饮:肉桂3g+生姜2片+红枣3颗,热水冲泡。
- 疏肝理气
- 玫瑰花茶:干玫瑰花5g+陈皮3g,疏解肝郁。
- 拍打腋窝:每日晨起拍打腋下30次,疏通肝经气滞。
- 清热利湿
- 红豆薏米汤:赤小豆30g+薏苡仁20g+赤小豆15g,煮水代茶。
- 刮痧:沿肋骨下缘(肝胆经)刮痧,每周1次。
四、日常预防与注意事项
- 饮食禁忌:避免甜腻(蛋糕)、生冷(冰饮)、油炸食品。
- 生活习惯:避免熬夜(伤脾)、久坐(加重湿气)、张口呼吸。
- 情绪调节:压力大时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
往期回顾:
剥苔舌根源解析:郁结阴亏与三升失调的舌象密码——附12张实战图谱与生苔丹组方
冰盖舌根源解析:阳虚寒凝的舌象密码与14张实战图谱
轮胎舌深度解析:肝郁脾虚的舌象密码与11张实战图谱
草莓舌深度解析:气血水火四郁点的舌象密码——附14张实战图谱与调理方案
勺子舌深度解析:郁结与大气下陷的舌象密码——附11张实战图谱与调理方案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