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zh-CN
小儿推拿、春季养生、捏脊手法

捏脊手法要点详解

捏脊是中医小儿推拿的核心手法之一,通过刺激脊柱两侧的经络穴位,达到调理脏腑、促进气血运行的效果。以下是具体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基础操作步骤

  1. 体位准备
    • 让孩子俯卧于床上,背部保持平直放松,暴露脊柱区域。
    • 操作者修剪指甲、温暖双手,确保手法轻柔。
  2. 捏脊方向与手法
    • 向上捏脊(补法)​:从尾椎(长强穴)开始,双手食指中节抵住皮肤,拇指与食指、中指配合,自下而上提捏皮肤,边捏边捻动推进至大椎穴,重复3-5遍。
    • 关键动作
      • 捏到大椎穴时需向上提拉2次,以振奋阳气;
      • 提捏至肋骨后改为“捏三提一”法(每捏3下提1下),避免过度刺激。
  3. 收尾手法
    • 第4遍捏至肋骨后不再提捏,直接向上推进至大椎;
    • 捏完后用手掌从上至下搓热背部,最后轻拍尾骨3下。

要注意推拿的力度要适中,平时保健的捏脊,就要看孩子年纪和体质采用相对轻柔的手法。


二、体质差异与调整策略

  1. 实热体质(易上火、便秘)​
    • 避免单纯向上捏脊,可改为“下捏上提”法:从大椎向下捏至尾椎,配合提拉1次,以清泻虚火。
    • 配合揉板门、清天河水等手法缓解胃火。
  2. 虚寒体质(易积食、乏力)​
    • 采用传统向上捏脊,配合艾灸足三里、中脘穴温补脾胃。
    • 饮食可加山药粥、红枣小米粥等健脾食物。

对于实热很明显的孩子,给孩子向上捏脊要适度,过多则恐易上火。

向上捏脊大补阳气,会助热,热就会促使身体机能加速运化,因此要根据孩子体质不同适可而止,每日不可多捏,多捏无益。

有的宝妈以为捏脊的保健效果就觉得捏得越多越好,每日给孩子捏上二三十遍,早晚都捏。

特别提醒下,因为上捏脊会加重胃火,胃强脾弱的孩子,比如非常能吃老感觉吃不饱又容易积食的孩子,宝妈不要只是向上捏脊,上火明显,可以向下捏。

捏脊的要点

1、捏到大椎一定要提两下,振奋阳气(弥补我们业余手法的不足)。

2、到大椎后一定要向下抹,这样也有助于清泻虚火。

3、第四遍从尾椎提到肋骨就不要提了(补中焦脾胃)。

4、捏完五遍后,要用手掌从上向下来回搓几遍,令其后背发红发热。(巩固作用)

5、最后还要在尾骨上拍三下。(轻轻的拍)


三、注意事项

  1. 禁忌人群
    • 皮肤破损、感染、脊柱畸形、急性发热或癫痫患儿禁用;
    • 高血压、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2. 操作细节
    • 力度以皮肤微红、孩子耐受为宜,避免过度摩擦;
    • 每日1次,连续7-10天为一疗程,休息3-5天后可重复。

科学依据与效果

立春之后,把握好时节的生长契机,通过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以及小儿推拿等方法,相信孩子们都能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茁壮成长。捏脊通过刺激督脉及膀胱经,可调节脏腑功能,促进生长激素分泌。

3。临床数据显示,坚持捏脊3个月以上的儿童,脾胃功能改善率达80%以上,睡眠质量显著提升。

提示:初次操作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熟练后可居家日常保健。



Comments

One response to “捏脊手法要点详解”

Leave a Reply to 《孩子长高黄金期仅剩30天!避开这些误区,抓住春季长高密码》​ – TCM Global Net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