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zh-CN
贝母瓜蒌散+膻中穴:肺结节与痰湿阻肺的黄金治疗方案

肺系康养全解:从肺气虚到肺结节的辨证调理指南

一、肺的生理功能与病理核心​

​1. 肺的生理特性​

  • ​华盖之脏​​:主气司呼吸,朝百脉,助心行血,通调水道(《素问·经脉别论》)。
  • ​娇嫩之体​​:易受外邪侵袭,喜润恶燥,与大肠相表里,主皮毛司腠理开合。

肺:呼吸系统,主皮毛,还可以帮助水液代谢,病变主要是呼吸功能及水液代谢失常。
肺——是娇脏,肺气虚、肺实火、肺寒热往来等都能引起咳喘

症状:气短,乏力,咳嗽,咳痰
主要是宗气不足,咳嗽无力;其次,宗气不足导致津液聚集,形成痰

​2. 肺病核心病机​

  • ​气机失调​​:肺气虚则宣降失司(咳喘无力),肺气郁闭则痰热壅滞(肺炎喘嗽)。
  • ​津液代谢失常​​:阴虚燥咳、痰湿阻肺、风寒束表皆因水液输布异常。

​二、肺系疾病辩证分型与治疗方案​

1、肺气虚(肺的功能减弱了,宗气不足)

症状:懒言少语,声音低迷,吐清水或白痰,咳喘无力
病症: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咳喘、肺心病、肺气肿
甲状腺是怎么形成的——肝的门户开口在甲状腺,肝火聚在这,二是津液因宗气不足聚集,就是火与津形成的痰,在这种情况下,在甲状腺就成了结节
卫气——由于肺气虚,卫气不固,导致皮肤腠里不密了,会自汗,畏风,易感冒
治疗:补脾即补肺,脾是肺之母,补土生金药食同补:党参,黄芪,甘草,人参,大枣,百合,甘甜的都可以补肺气
总方:艾炙,捏脊+小海穴(心肺同调)
扁桃体发炎小海穴是特效,咳喘问题都可以点按小海

2、肺阴虚

阴虚有燥,燥火伤津,出现无痰,干咳,粘稠,痰中带血,虚火内生灼伤津液,虚火灼伤肺络,血外溢,就形成痰中带血
表现:五心烦热,午后烦热  津液不足,失于濡养,口干舌燥,声音沙哑
舌:舌质红
脉 :右寸脉细数
药食同补:银耳、麦冬、百合
总方:引火归元,膻中穴(气汇膻中)
膻中穴是一个气会点,是宗气形成的地方,宗气是由水谷精微生成的,所以水谷精微是濡养肺的,肺濡养后才能输送到皮毛。

3、风寒束表

风寒侵袭肺表,导致肺胃失血,风寒犯肺,引起咳嗽,肺气不降,津液不布,聚集成痰;肺失了宣发能力,表现鼻子不透气,鼻塞,津液不化,就流清鼻涕
风寒束表,损伤胃气,恶寒;腠理闭塞,无汗,寒邪凝滞,经络堵塞头痛。
药食同补:以散寒解表为主,紫苏叶(梗的功效不同), 豆豉葱白汤
手法:艾灸(督脉,关元)+解溪,小海

4、肺热炽盛~肺炎

症状:发热,口喝,气喘,咳嗽,憋闷
手法:曲池+合谷+腋下三大筋(帮助缓解,建议就医)药食同源:鱼腥草(清肺热)

5、痰湿阻肺

症状:咳嗽,咳痰,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脾也生痰)
药食同源:茯苓,陈皮,甘草,乌梅(二陈汤)
手法:膀胱经、中府云门刮痧+黄金线
附加:腋下大筋,黄金线
(如果是气血不足,要养气血,补脾)
食疗:冰糖雪梨川贝母同煮、银耳百合莲子汤、白萝卜生熟都可以
注意:生活方式 ,地域不同,病症会不一样,用药也不同

6、肺结节:有痰湿,气郁、痰瘀、寒凝、血瘀
治疗:扶正驱邪为主,脾加肺的康养方案

手法:膻中、腋下三大筋、黄金线
便秘:开宣肺门,配合天枢穴下焦有寒,避免热水泡脚,用引火归元;脚凉,用冷水冲脚,解决心脏静脉回流问题。

​证型​​核心病机​​典型症状​​治疗原则​​代表方剂/手法​
​肺气虚证​宗气不足,肺失宣降气短懒言、咳喘无力、自汗畏风补益肺气,固表卫外玉屏风散+艾灸关元穴
​肺阴虚证​阴津亏损,虚火灼肺干咳少痰、痰中带血、五心烦热滋阴润肺,降火止血百合固金丸+膻中穴贴敷
​风寒束表证​寒邪闭肺,卫阳被遏恶寒无汗、鼻塞流清涕、头痛身痛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败毒散+艾灸大椎穴
​肺热炽盛证​痰热壅肺,肺失清肃发热喘促、咳痰黄稠、口渴便秘清肺泻火,通腑泄热麻杏石甘汤+曲池穴放血
​痰湿阻肺证​脾虚生痰,肺失宣畅咳嗽痰多、胸闷气喘、苔白腻健脾化痰,理气和中二陈汤+膀胱经刮痧
​肺结节(本虚标实)​气滞痰凝血瘀,痰核积聚无症状或干咳、胸痛、CT示结节扶正祛邪,化痰散结贝母瓜蒌散+腋下三大筋松解

​三、特色疗法与实操指南​

​1. 手法与穴位调理​

  • ​肺气虚​​:
    • ​捏脊疗法​​:从尾骶至颈部提捏脊柱两侧,激发肺经经气。
    • ​小海穴点按​​:屈肘90°,肘横纹外侧端凹陷处,强刺激可缓解咳喘。
  • ​肺阴虚​​:
    • ​膻中穴贴敷​​:用吴茱萸粉调醋敷贴,引火归元。
    • ​太溪穴艾灸​​:每日10分钟,滋肾阴以润肺。

​2. 经典方剂解析​

  • ​玉屏风散​​:黄芪固表,白术健脾,防风祛邪,三药配伍增强卫气防御力。
  • ​贝母瓜蒌散​​:贝母润肺化痰,瓜蒌宽胸散结,天花粉生津止渴,治燥咳黏痰。

​四、食疗与日常调护​

​1. 药食同源方案​

  • ​肺气虚​​:
    • ​黄芪百合粥​​:黄芪15g煎汁,加百合30g、粳米煮粥,补气润肺。
    • ​杏仁露​​:甜杏仁10g捣碎,加水煮沸,润肺止咳。
  • ​肺阴虚​​:
    • ​秋梨膏​​:鸭梨1个+蜂蜜20g+川贝母3g熬膏,滋阴润燥。
    • ​银耳雪梨汤​​:银耳10g+雪梨半只炖煮,缓解干咳咽痛。

​2. 禁忌与养生​

  • ​饮食禁忌​​:肺热忌辛辣(辣椒、烧烤),肺寒忌生冷(冷饮、海鲜)。
  • ​作息建议​​:寅时(3-5点)肺经当令,晨起深呼吸锻炼肺活量。

​五、现代研究与经典溯源​

  • ​《黄帝内经》​​:“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强调肺的调节功能。
  • ​现代研究​​:艾灸肺俞穴可提升慢性支气管炎患者FEV1/FVC比值(《中国针灸》, 2023)。
  • ​舌象关联​​:舌淡苔白(肺气虚)与舌红少苔(肺阴虚)的鉴别要点。

​注​​:本文所述疗法需经中医师辨证指导,器质性病变(如肺癌、肺纤维化)需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剂剂量为成人常规用量,临床应用需个体化调整。



Commen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