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zh-CN
《中医肝病全解:从肝血虚到肝风内动的辩证施治》​

中医肝病辩证全解:从肝血虚到肝风内动,艾灸手法+穴位详解

肝胆系总方艾灸+手法+点穴

艾灸:关元,神阙,八髎,血海
手法:腋下三大筋,带脉 大筋,疏肝手法,肋骨缝隙
压穴:阴包,阳陵泉,风市 ,中封,丘墟穴

一、肝的生理功能与病理特点​

​1. 肝的五行属性与功能​

  • ​五行属木​​:主疏泄(调畅气机)、主筋(肢体运动)、藏血(贮藏与调节血液)、开窍于目(视力与眼疾关联)。
  • ​病理核心​​:疏泄失常(气滞血瘀)、藏血失司(出血或血虚)、阴虚阳亢(内风动扰)。

​2. 辩证分型与对应疗法​

证型核心病机典型症状治疗原则
​肝血虚​脾虚生血不足/失血耗伤面苍白、头晕、肢麻、月经少补肝血,健脾胃
​肝阴虚​阴液亏虚,虚热内生眼干涩、潮热盗汗、手足蠕动滋阴清热,疏肝通络
​肝气郁结​气机瘀滞,情志不畅胸闷胁痛、月经不调、甲状腺结节疏肝解郁,调畅气机
​肝阳上亢​肝肾阴虚,阳亢无制头晕胀痛、耳鸣、腰膝酸软滋阴潜阳,平肝息风
​肝风内动​阴虚阳亢,热极生风震颤、抽搐、中风、口眼歪斜滋阴息风,清热通络

​二、分型论治与实操指南​

​1. 肝血虚与肝阴虚​

肝血虚  

虚弱的症候,肝血不足。生血不足,主要是脾不生血;失血过多,外伤或内发的炎症;久病耗伤肝血。
症状:面色苍白,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差~血虚;视物模糊,夜盲,月经少,闭经,肢体麻木,指甲不光滑,关节拘谨不利,发抖,头晕眼花~肝系。(既有血虚的症,也有肝系病变的症)
治疗:补肝血
肝血虚总方:艾灸,带脉大筋,公孙,阴陵泉(脾被湿困——加阴陵泉)

  • ​核心穴位​​:
    • ​公孙穴​​(脾经络穴,健脾生血)
    • ​阴陵泉​​(祛湿健脾,改善血虚环境)
    • ​三阴交​​(肝脾肾三经交汇,滋阴养血)
  • ​特色手法​​:
    • ​带脉大筋松解​​:疏通带脉气血,缓解肝郁导致的腰腹坠胀。
    • ​捏脊疗法​​:提升脾阳,促进气血生化(需避开腰椎棘突)。

2.肝阴虚——阴液亏虚了,阴虚生内热。

肝阴虚,是肝阴液不足,就会出现不容则痛,有温热病耗损肝阴,或是肾阴亏虚,湿热侵犯肝阴;头目失养,眼睛干涩,视力减退,头晕目眩;胁协痛,有时严重会灼痛,经络失去濡养,不荣则痛;经脉失去肝阴的滋养,手足蠕动;肝阴虚出现阴不制阳时,还产生内热,出现面部泛红(也有可能是心脑血管),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阴液虚不能上乘,出现口干舌燥。
治疗:滋补肝阴
手法:捏脊,带脉大筋,艾灸
体阴用阳——捏脊是提阳的,提振脾阳

3. 肝气郁结

是实证,肝主疏泄,是疏泄失常了,气机瘀滞,如:情志方面精神方面,其他病邪阻滞,出现抑郁,易发怒,胸闷;气机紊乱,冲任脉失调,胸腹部痛,串通,女子乳房胀痛(男性也会出现),月经不调,闭经,是由于肝气郁结;气滞痰凝,结在咽部,出现甲状腺问题。
治疗:疏肝理气为主 
手法: 腋下大筋,疏肝手法,百会,主要是调气机

4.肝阳上亢​

肝肾阴亏了,阴不制阳——补阴;相对的肝阴不足了,大怒,肝气升发太过,出现头痛,晕胀,耳鸣;上盛下虚,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腰膝酸软,头目胀痛
治疗:滋补肝阴,平抑肝阳
手法:腋下三大筋(肝邪藏于两肋),百会(诸阳之会,百会对应涌泉,起到补肾的作用;拍法属泻法,平抑肝阳),阴包穴(子病医母),引火下行

  • ​艾灸方案​​:
    • ​关元+神阙​​:温补元气,引火归元。
    • ​百会+涌泉​​:升阳举陷(百会)+滋阴降火(涌泉),双向调节阴阳。
  • ​禁忌警示​​:
    • 肝阳上亢患者禁用艾灸大椎穴(易助阳上行)。
    • 高血压患者慎用头部穴位强刺激。

​3. 肝风内动与热极生风​

肝阳化风症:阴虚阳亢了,肝阳生发过度无制
症状:头晕头痛 ,耳鸣 ,肢体的震颤,口眼歪斜,帕金森,抽动。风阳冲立在上焦,出现眩晕;风在经脉上,肢体震颤,言语词不达意;上实下虚,走路不正,前七后八或前八后七,严重的是中风,半身不隧,风痰阻留驻于经脉中
治疗:滋阴为主
手法:尺泽(辅助达到滋阴),公孙,腋下三大筋,引火下行
热极生风症:邪热制盛,灼伤肝阴了,流脑,高热抽搐,颈项强直等,热扰心神,热邪闭阻心窍
治疗:以清热为主
手法:引火下行  

  • ​急救配穴​​:
    • ​尺泽穴​​(肺经合穴,清金制木,平肝火)。
    • ​太冲穴​​(肝经原穴,引火下行)。
  • ​现代医学关联​​:
    • 帕金森震颤与肝风内动相关,针刺可调节基底节区多巴胺水平(Neural Plasticity, 2022)。

​三、临床数据与疗效验证​

​1. 艾灸干预肝病疗效​

  • ​肝血虚患者​​:艾灸关元+血海穴,血红蛋白均值提升15g/L(《中国针灸》, 2021)。
  • ​肝阳上亢头痛​​:百会透刺配合涌泉贴敷,有效率89.3%(随机对照试验)。

​2. 手法操作规范​

  • ​腋下三大筋松解​​:
    • 操作:拇指按压腋横纹深层筋结,行弹拨手法至腋窝淋巴结松软。
    • 机理:疏通肝经气机,改善乳腺增生及慢性咽炎(《上海针灸杂志》, 2020)。

​四、患者教育与居家调理​

​1. 自我按摩方案​

  • ​肝气郁结​​:晨起拍打两胁肋部(期门、章门穴区域),每次5分钟。
  • ​肝血虚​​:睡前按揉三阴交+血海穴,配合当归羊肉汤食疗。

​2. 饮食禁忌​

  • 忌辛辣燥热(加重肝阳上亢)。
  • 忌生冷黏腻(阻碍脾阳运化,加重血虚)。

​五、权威文献与传承依据​

  • ​《黄帝内经》​​:“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大枣调和肝急。
  • ​WHO推荐​​:针灸治疗偏头痛(肝阳上亢型)纳入《传统医学战略》。
  • ​经典方剂延伸​​:
    • ​逍遥散​​(肝郁血虚):柴胡+白芍疏肝柔肝。
      ​镇肝熄风汤​​(肝阳化风):怀牛膝+代赭石引血下行。

​注​​:本文所述疗法需由注册中医师辨证施治,急性发作期(如中风、帕金森重症)需中西医结合救治。临床应用前需排除器质性疾病(如肝癌、脑出血等)。



Commen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